•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兩部門出臺意見 進一步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

    時間:2022-03-02 08:10: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3月1日電  (記者李心萍)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印發了《關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有關問題的意見(一)》(以下簡稱《意見(一)》),進一步完善了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細化終局裁決等多項規定,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時,可以先行協商、向基層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協商調解不成的應先到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服仲裁結果可在法定期間內到人民法院起訴。由于勞動報酬是勞動者最主要的生活來源,工傷醫療費是勞動者的“救命錢”,因此我國法律針對相關簡單、小額和勞動標準案件設立了終局裁決制度。此次,《意見(一)》進一步明確了終局裁決案件范圍,統一了仲裁與訴訟法律適用口徑,著力讓更多關系勞動者急難愁盼問題的案件終結在仲裁階段,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及時解了勞動者“燃眉之急”。這也意味著,未來,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等小額案件,可在60個工作日內獲得最終裁決。用人單位對裁決結果不服,不得再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拒不履行的,勞動者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與此同時,《意見(一)》還明確,考慮到勞動關系是當事人諸多權利義務的前提和基礎,相關案情一般較為復雜,因此,設計確認勞動關系的案件不適用終局裁決制度。

      據介紹,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設立的一項專門制度,具有調解力度大、審理時間短、裁決結果法律效力強、不收費等優勢,是處理勞動人事爭議的主渠道。近年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深度融入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建設,不斷加強與調解、訴訟的銜接和協作,多措并舉統籌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與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關系,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李小鋒  責編:劉陽  終審:黃彬群 
    推薦資訊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
    2024年《開學第一課》展現“可愛的中國”
    2024年《開學第一課》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現穩中快進態勢 林業產值15.96億元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相關文章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