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

    匠心智造 “絨”通世界——記貴港市2023年度優秀工業企業廣西橋圩小荷羽絨制品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2024-03-18 00:00:00  來源:貴港新聞網-貴港日報

    去年,小荷集團羽絨制品產值4.3億元,銷售額3.8億元,成為我市羽絨行業標桿企業。圖為小荷集團廠房鳥瞰圖。(記者易舟琴攝)

    3月6日,在位于港南區橋圩鎮的廣西橋圩小荷羽絨制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荷集團)生產車間,4臺高25米的高絨機和2條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熟練操作著機器設備,生產線上的產品不斷地產出,一派繁忙景象。

    在車間的生產線上,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把整包的鴨毛放入成套的清洗系統內。“這些都是原料毛、低分毛和高分毛,需要經過加絨除塵,把雜質去掉,再經過水洗機,脫水,再烘干、冷卻……歷經一系列工序后,一朵朵潔白、輕飄飄的羽絨就生產出來了。”小荷集團副總經理楊智說。

    橋圩鎮是中國羽絨之鄉,被譽為“溫暖小鎮”。橋圩羽絨業興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最初只是家庭作坊式的分散經營,生產單一原料毛產品。2017年6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當地9家主要羽絨企業整合組建成小荷集團,主要經營羽絨(毛)及制品制造和銷售等,目前主要產品有羽毛、高絨、半成品/成品羽絨,正在開發羽絨制品、養殖、高新技術設備等業務,將致力于推動羽絨產業優化升級,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羽絨產業集群,在產品優化、技術設備提檔、品牌建設等方面不斷提質升級,打造“中國羽絨之鄉”品牌。2023年,小荷集團的羽絨制品產值4.3億元,銷售額3.8億元,已成為我市羽絨行業標桿企業。

    “羽毛分為毛梗、長毛片、短毛片、幼片、絨子5個部分,而車間的五廂分毛機就是根據羽毛各個部分的比重不同,在一定風速下其浮力大小不同進行分類,使5個部分分別落在分毛機的5個儲存箱里。”楊智說,毛?梢蕴崛‰装彼岷桶被,或是打碎做成魚粉、寵物的飼料,長毛片可以做高檔家具的沙發填充物,短毛片可以做靠背、抱枕,幼片可以做枕頭,絨子可以做高檔羽絨服或床上用品,這樣羽毛的每個部分都可以變廢為寶。目前,毛梗、毛片、幼片、絨子1噸的銷售價格分別是4000元、1萬元、1.6萬元、60萬元。

    在高絨機旁,記者通過玻璃窗戶看見,在旋轉桿的攪拌下,輕飄飄的羽毛隨著風力大小上下翻舞,輕的絨毛飄在上空,重的沉到底部。“羽毛經過層層考驗,才能進入高絨機,接受‘終極考驗’,風力一吹,飛得越高的就是質量越好的。”楊智說,1臺高絨機1天可生產高分絨1噸左右。目前,1噸高分絨的市場價是50萬元至60萬元,4臺高絨機1天的產值達200萬元。

    “我就住在橋圩鎮上,每月工資7000多元,既能工作又能照顧家里,我很滿足了。”負責高絨機的工作人員馮秀芬說,她在這里工作了15年,每天憑借一雙“慧眼”辨識羽絨,新進來一批羽毛,肉眼觀察之下,就能看出羽毛的大小,如果發現長毛片,就需操作電腦把它裁片。

    記者看到一臺新的高絨機正在安裝中,25米高的高絨機后面有12條長約24米的除塵布袋。“公司一直重視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我們在生產羽絨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灰塵會排放到除塵袋中,通過有市級資質的環保公司來處理,這個灰塵主要含蛋白質,到時會和泥土搭配,然后用于種菜。”楊智說,生產車間還設有污水處理循環系統,通過對污水進行處理、凈化,使其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后再次回收利用,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保護環境,走好羽絨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們一邊建設一邊生產,目前,有一個可加工原材料的生產車間正在建設當中,新建設的科研辦公樓也在裝修中,到時,新的實驗室設備會更加齊全,更加規范化。”楊智說,目前,小荷集團的羽絨已達到5A級別,絨子含量達95%,蓬松度大于等于850蓬。而小荷集團的實驗室,就是用來測量羽絨的所有指標,比如成分指標絨子的含量,需要科技人工測量。物理指標,比如羽絨的蓬松度和清潔度;瘜W指標是羽絨的殘脂率,是殘留油脂的量。

    順應數字化改革的發展潮流,小荷集團還在不斷尋求新的突破,為提高羽絨原料生產過程中的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上人工干預,小荷集團實現生產環節自動化、管理過程軟件化,確保羽絨從原料投放到水洗羽絨包裝的生產全過程不接觸外部環境。并從養殖源頭上進行技術攻關,發展無腥味、高品質鴨鵝養殖基地,與上海四埃美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應用無動力二氧化碳轉氧技術,實現生態養殖,成功地消除鴨的異味難題,從源頭提升羽絨品質,打造出高品質羽絨。同時,設有羽絨技術研發中心、羽絨制品研究部、工藝及設備研發部、中心實驗部、羽絨質檢部等,進一步加強羽絨技術創新體系、能力的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中間環節,提高現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為我市羽絨企業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建立健全羽絨技術創新體系,進而培養并吸引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科技人才,自主研發羽絨品質提升的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制造環保節能羽絨生產設備,產出品質優的羽絨以及世界級高端羽絨制品,以點帶面發展壯大我市羽絨產業。

    小荷集團秉承“專注羽絨,匠心志造,讓橋圩羽絨·溫暖全世界”的發展理念,始終用品質、服務、創新描繪宏偉藍圖,踐行“誠信立本、科技創新、責任擔當、海納百川”的初心使命,在專業技術領域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也躍升為中國羽絨行業優秀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江蘇、浙江和上海等地,出口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

    “橋圩鎮有著羽絨收購集散地的基礎優勢,還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全鏈條配套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極大便利。”楊智說,羽絨產業已成為橋圩鎮發展的中流砥柱。目前,橋圩鎮年加工羽絨總量占全國總量的近1/3,占世界總量的近1/5;年原毛資源交量約15萬噸,年產羽毛片9萬多噸,年產羽絨2.25萬噸。

    目前,小荷集團正在橋圩工貿科創園區牽頭建設一家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智能化的技術領先、產品附加值高的工業4.0生產新廠區,打造橋圩工貿科創園區內的“橋圩·中國羽絨谷”建設項目,建成后的“橋圩·中國羽絨谷”將成為立足橋圩、背靠東盟、面向世界和覆蓋羽絨全產業鏈自我造血再生、行業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大型全國性羽絨龍頭企業園區。整個項目運營后,將形成年加工水洗羽絨(羽毛)總產能6.3萬噸,年生產羽絨被500萬張,可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元,年稅收超3億元,帶動輻射就業8000多人。

    “集團將通過自身的積極牽頭與同行共同的努力,讓‘橋圩羽絨’這個牌子以全新的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舞臺,展現匠心‘志’造的風采,逐夢前行,小荷集團必將努力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楊智說。

    近年來,廣西橋圩小荷羽絨制品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榮獲“中國羽絨營銷創新示范聯盟”“中國羽絨行業優秀企業”“貴港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22年度貴港市工業經濟穩增長貢獻突出企業”“貴港市2023年度優秀工業企業”“廣西高新技術企業”“港南區2023年度優秀工業企業”“港南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2023年‘春蕾助學’公益活動愛心企業”等榮譽稱號。

      編輯:劉陽  責編:李小鋒  終審:黃彬群 
    推薦資訊
    貴港:新能源電動車全產業鏈蓬勃發展
    貴港:新能源電動車全
    央行再推新工具,買斷式逆回購有何用途?
    央行再推新工具,買斷
    廣西與海關總署舉行工作會談并簽署合作備忘錄 劉寧藍天立俞建華出席
    廣西與海關總署舉行工
    貴港:城市建設“火力全開”  市民生活幸福感“滿格”
    貴港:城市建設“火力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