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網評 > 西江網評

    老師“直播帶人”火了,大學就業工作用心了

    時間:2023-02-25 08:27:24  來源:新京報

       “這個學生如果錯過了,你真的會后悔!”

      據央視新聞報道,幾天前,浙江理工大學的直播間里,該校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與輔導員熱情洋溢的“直播帶人”,受到用人單位關注。取得面試資格的學生呂玉科說:“自己成了全網羨慕的學生,很感動,也很感恩。”據介紹,在直播推薦的8位學生中,有3人已經和企業達成初步意向,免初試直接進入復試環節。

      “直播帶人”能夠更高效地聯結用人單位與求職大學生。過去三年,校園招聘普遍通過線上方式進行,不僅滿足了疫情防控要求,也降低了用人單位的招聘成本,賦予求職者更多機會。學生不必東奔西跑,也不必過于擔心面試、筆試時間地點的沖突,在學校里就能完成求職擇業的大部分流程。線上招聘采取“直播”,更有現場感,也提高了招聘效率。

      但是,“直播帶人”真正的意義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師作為“中間人”,對學生不遺余力的推薦。在校園招聘中,困擾用人單位與求職學生的一大難題就是信息不對稱。用人單位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動手能力,很多時候只能憑著簡歷、成績單、得獎證書等外在指標考察求職者。與此同時,學生因為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的欠缺,不知道用人單位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

      熟悉社會就業形勢且具有豐富閱歷的教師,在用人單位與求職學生之間扮演溝通角色,是實實在在的促就業之舉。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平衡,也對用人單位實際情況有著一定掌握。比起學生自我介紹,教師“直播帶人”精準性更高,更容易“戳中”用人單位的現實需求。

      就業是一項長期工作,學校聲譽與往屆校友表現是應屆畢業生的隱性競爭力。用人單位之所以接受“直播帶人”,在于對學校和教師的信任。對此,教師也要用心維護這種信任,公允介紹學生的優缺點,努力追求人崗匹配。

      而高校在就業工作中也可以更多些“直播帶人”這樣用心用情的創新嘗試。

      編輯:羅家寶  責編:李小鋒  終審:龔濟好 
    推薦資訊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
    2024年《開學第一課》展現“可愛的中國”
    2024年《開學第一課》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現穩中快進態勢 林業產值15.96億元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