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網評 > 西江網評

    不靠譜的考研“保過班”已涉嫌違法

    時間:2024-10-11 08:12: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隨著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開啟網上預報名,考研輔導的熱度持續上漲。據報道,有些考研輔導網店號稱有“內部資源、私密人脈”,且保證初試不過可退費。不少學生聽信了店家宣傳,并為此支付了高價報名費,結果所謂的輔導機構收完錢就跑路,更別提兌現承諾的課程和服務了。

      近些年,考研熱催生考研培訓熱。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考研培訓市場規模已超110億元,年增長達30%以上。在此背景下,有的機構搞“全日制”“天價培訓”擴大市場,以“協議班”“保過班”吸引學生,不但涉嫌違規經營,而且也會誤導行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保過班”“保分班”按約定兌現課程服務,本身也是違規的做法;而以“保分”為名收取費用之后就失聯的商家,不只是涉嫌違規經營,還涉嫌以“保分”為名進行欺詐。

      對此,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而考生在選擇培訓機構時,也不要輕信這樣那樣的虛假宣傳。考研從來就不存在“內部資源”,需要的就是考生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復習規劃。唯有充分克服過度依賴考研輔導活動的心理,才能以正確心態迎接這場人生的又一次大考。

      宣揚所謂“保分班”“協議班”和“保過班”,本就是有關法律法規所不允許的行為。我國《廣告法》規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而且,這種營銷模式,對培訓機構而言也不可持續。表面上看,“協議班”“保過班”會讓培訓機構快速獲得生源,增加現金流,但在錄取人數既定的情況下,機構招生規模越大,意味著不能通過初試關的考生越多。當退費學生占比提高,很可能會讓機構經營因退費過多而產生虧損。

      另外,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發布規定,嚴禁研究生招生單位舉辦考研輔導班。2008年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考研輔導活動管理的通知》明確,高校教職工不應參與社會上組織的各種考研輔導活動和編寫考研輔導書籍或資料,不得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的各種考研輔導活動。因此,如果真有所謂的“內部資源”進行“內部運作”的話,顯然就屬于嚴重的考試違規行為。

      對于考研培訓機構的虛假宣傳、違規經營,考研生不但不應輕信盲從,而且應該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以及電商平臺也要加強對考研培訓機構的監管,維護考研生的合法權利。

      當前,考研培訓存在一定程度的應試化傾向,有考生相信通過培訓可提高自己的上岸概率。從個人角度來看,考研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正規的考研培訓機構無可厚非。不過,即便有了培訓機構的助力,也不能把通過考試的希望全部壓在這上面,更不要相信所謂的“保分”“保過”。在考研路上取得好成績,關鍵在于本人認真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具備真才實學。(熊丙奇)

      編輯:李小鋒  責編:劉陽  終審:黃彬群 
    推薦資訊
    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四大看點
    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草
    朱會東到平南縣開展人大代表進站履職主題活動 持續發揮人大代表作用 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朱會東到平南縣開展人
    最新進展!廣西多條高速公路、鐵路計劃年底通車
    最新進展!廣西多條高
    民生直通車|職稱評審進入高峰,信息如何查?有何新變化?
    民生直通車|職稱評審
    相關文章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