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75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時間:2024-09-09 08:07: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潘潔)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報告顯示,75年來,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1979年至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9%,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3%的增速水平。

      新中國是在極其薄弱的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億元,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06年突破20萬億元,此后以每1至2年便突破一個十萬億元關口的速度發展,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人均GDP方面,2019年,我國人均GDP達到7007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0158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2023年達89358元,比1952年實際增長89倍,年均增長6.5%。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和劃分標準,2023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13400美元,已經由新中國成立初的低收入國家躍升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國際影響力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很小,至1978年也僅為1.7%,居世界第10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1979年至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編輯:李小鋒  責編:劉陽  終審:胡焯然 
    推薦資訊
    開創國內行業先河 港南區人造板重點行業整體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通過國家級評估
    開創國內行業先河 港南
    延遲退休改革|順應人口發展趨勢 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四部門詳解延遲退休辦法
    延遲退休改革|順應人
    劉寧會見科技部副部長龍騰一行
    劉寧會見科技部副部長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